健康知识

当前位置:首页 > 健康管理 > 健康知识

耳朵里发“霉”是怎么回事?

日期:2023-11-15    作者:佚名    来源:本站原创    访问次数:

李女士一周前出现耳朵流水、瘙痒,以为自己得了中耳炎,就用抗生素滴耳液滴耳治疗。但症状没有减轻,耳朵反而瘙痒、流水更重了。赶紧到医院检查,原来是耳朵里发“霉”了,得了真菌性外耳道炎,经过耳内镜下清理,耳道上药等综合治疗,一周后症状消失,病情基本痊愈。所以耳朵流水不都是中耳炎,还要警惕真菌性外耳道炎,以免失治误治,耽误病情。真菌性外耳道炎是怎么回事呢?

真菌性外耳道炎又称耳真菌病,是真菌引起的急性、亚急性或慢性耳廓及外耳道感染,致病的真菌种类很多,以曲霉菌、念珠菌、青霉菌较为常见,其他有土霉菌、毛霉菌、放线菌、根霉菌等。

病 因01

耳内潮湿是引起本病的主要原因,常见病因有以下几方面:

外耳道呈偏酸性的环境,如果由于耳内进水或不适当地用药,改变了外耳道PH值,容易孳生真菌。

不洁掏耳、游泳时脏水刺激等可引起外耳道炎症,外耳道分泌物刺激和堆积,有利于真菌孳生。

其他部位的皮肤真菌病,如脚癣、手癣等通过不当掏耳等可致耳道真菌感染。

全身性慢性疾病,机体抵抗力下降,为真菌的孳生提供了条件。

抗生素的不正确使用或滥用,也增加了真菌感染的机会。

临床表现02

一般表现为耳内瘙痒及闷胀感,伴有水样分泌物。若外耳道的脱落上皮和菌丝体等混合形成痂皮,阻塞外耳道,可出现听力减退及耳鸣。若合并细菌感染,可引起外耳道肿胀、疼痛及流脓。

检查时多见外耳道深部有脓性痂皮堵塞,痂皮大小不一,有的呈圆筒状、片状或块状,表面有黄黑色、灰白色或黑色粉末状或绒毛状的菌苔生长,除去痂皮,可见外耳道皮肤充血肿胀,表面轻度糜烂或有少量渗血,鼓膜可充血、增厚或有分泌物。

治 疗03

耳内镜下外耳道清理:在耳内镜下清理脓性痂皮,用小吸引器吸引粘脓性分泌物,以清洁外耳道。

耳内上药:用抗真菌药膏耳内上药,常用药膏如酮康唑软膏、益康唑软膏、制霉菌素软膏等,用棉签蘸绿豆大小药膏,置于耳内一定深度,轻轻旋转,1/日,一周为一疗程。

中药口服:真菌性外耳道炎属于中医耳疮范畴,为湿热上犯耳窍,予以清热利湿中药或中成药口服。

耳尖放血:以清热利湿,消肿止痛。

红光理疗:耳部红光理疗,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,减轻局部肿胀,促进炎症的吸收。

预 防04

起居规律,饮食有节,适当锻炼,增强体质;

保持外耳道干燥,外耳道进水后及时用棉签拭干;

手癣、足癣患者注意防止感染至耳部;

注意耳部卫生,戒除挖耳习惯;

合理使用抗生素及激素等;

积极治疗和用药,以减少病情反复。

科室简介

菲律宾环球360官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为中国鼻-鼻颅底专科诊治联盟单位,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“十二五”重点专科,是河北省耳鼻喉专业唯一的国家中医重点专科,是集临床、教学、科研为一体的综合科室,展开床位42张,现有工作人员30余人,其中医生14人、主任医师3人、副主任医师4人、主治医师5人;博士学历1人、硕士学历6人。目前耳鼻喉科是一支学历层次高,知识结构与年龄梯队合理的专科团队。中西医临床经验丰富,中西合璧,医疗技术精湛,业务素质优异,帮助您早日恢复健康。


联系方式:

住院部电话:69095100,69095537

门诊电话:69095099 


上一篇:药学之窗106||论甲减患者健康持久战

下一篇:肿瘤患者化疗全程饮食指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