健康知识

当前位置:首页 > 健康知识

中医科普

日期:2017-08-24    来源:佚名    访问次数:

一、高血压

中医认为高血压属于肝阳上亢,肝风内动,血不足,肝、肾等阴虚所致。中医治疗高血压病不仅要控制患者的血压,还要结合调理患者五脏六腑、阴阳平衡,因此能取得良好的疗效

耳穴贴压疗法是中医传统的高血压治疗方法,其对高血压具有良好的调节作用。耳穴贴压是一种独特的耳贴疗法,作为中医外治的中药,具有疗效可靠、无化学刺激、无毒副作用等优点,是一种纯天然的中药治疗方法。耳穴贴压药物采用耳豆贴,主要成分为王不留行籽。穴位主要选择神门、降压沟、皮质穴等主穴。根据以下原则增加辅穴;肝阳上亢加肝、胃、交感等穴位;阴虚阳亢加肝、胆、肾等穴位;痰湿瘀阻加脾、胃、大肠等穴位;阴阳两虚型加肺、胃、肾等穴位。

神门穴是手少阴心经的穴位之一,该穴名意指心经体内经脉的气血物质由此交于心经体表经脉。本穴因有孔隙与心经体内经脉相通,气血物质为心经体内经脉的外传之气,其气性同心经气血之本性,故主治冠心病、高血压病的心烦、惊悸、烦躁等症状。降压沟在中医耳穴疗法中将其比喻为“人体的脊椎”,按摩降压沟可以间接地刺激脊神经,经常按摩不仅能降压,还能调节五脏六腑的平衡。皮质下穴位于对耳屏内侧面,按摩能镇静安神,消炎止痛,刺激下丘脑反射,从而调节大脑皮层的兴奋与抑制而达到降压效果。

二、冠心病

冠心病心绞痛归属于中医的胸痹、真心痛和厥心痛范畴。汉代张仲景在《金匮要略》中正式提出“胸痹”,《金匮要略•胸痹心痛短气病篇》曰 :“夫脉当取太过不及,阳微阴弦,即胸痹而痛,所以然者,责其极虚也”。由此可见“阳微阴弦”即是胸痹的主要病机,其病机关键在于阴阳寒热失调,气机逆乱,导致气血瘀滞、心脉痹阻和不通则痛。正如《素问•痹论篇》中所说 :“心痹者脉不通”。因此,气虚血瘀或气滞血瘀,是冠心病心绞痛及心肌梗死的主要中医病理基础。

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,炎症标记物可反应动脉硬化斑块的稳定程度,并能对心血管事件风险进行预测。从白藜芦的根茎中提取的白藜芦醇可降低 hs-CRP、IL-6 及 TNF-α 的表达,表明其具有抗炎症反应的作用。同时,还可通过扩血管、抑制血小板聚集、抑制平滑肌细胞活化增殖迁移、抗氧化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。延胡索有一定抗炎作用,可降低TNF-α、IL-1 及 hs-cRp 水平,且延胡索乙素可通过阻断蛋白激酶磷酸化从而抑制炎性介质分泌,对炎症

免疫诱发的动脉粥样硬化有显著防治作用。

血管内皮细胞的主要作用为调节血管壁的通透性,维持血管平滑肌张力,调节血管生成及细胞增殖。内皮细胞损伤可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进程,加重冠心病

稳定型心绞痛。嗪对 ox-LDL 致人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影响机制,表明川芎嗪能显著提高血管内皮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(SOD)、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(GSH-Px)的活性,通过清除氧自由基,抗氧化来抑制内皮细胞损伤。大株红景天注射液可促进 VEGF 分泌,诱导血管再生、促进受损血管内皮修复,参与动脉侧支循环建立,增加缺血区血流量,缓解心绞痛。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主要成分为丹参乙酸镁,是丹参的水溶性有效成分,有较强的清除自由基的作用,还可抑制低密度脂蛋白氧化,保护血管内皮细胞。丹酚酸具有纤溶作用,能够增加纤维蛋白溶解,扩冠、增加冠脉血流,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。

血脂主要包括总胆固醇(TC)、甘油三酯(TG)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(LDL-C)、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(HDL-C)等。动脉粥样硬化与 LDL-C 水平呈正相关,与 HDL-C 水平呈负相关。因此,降低 TC、TG、LDL-C,提高 HDL-C 水平有助于延缓动脉粥样硬化进程。丹蒌片(主要由瓜蒌皮、薤白、丹参、黄芪、葛根、川芎、赤芍、泽泻、骨碎补、郁金等组成)可明显降低模型动物血清 TC、TG、LDL-C 含量,显著降低颈动脉粥样斑块负荷,延缓全身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进展,延缓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进程。

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以后,引起血管腔狭窄,血管弹性减弱,相同运动耐量会引起心肌缺血缺氧,产生大量乳酸、丙酮酸及多肽类物质,最终引起心

绞痛。因此,维持心肌供血供氧平衡可减缓心绞痛症状。黄芪的提取物可扩张冠状动脉,增加心肌收缩力,提高心肌耐缺氧能力,并可清除氧自由基,改善心肌细胞代谢。现代药理研究表明,三七主要活性部位三七皂苷,具有扩张血管、增加冠脉血流量、降低心肌耗氧量、抑制血小板聚集、降低血黏度、增强机体功能等药理活性。

上一篇:扒一扒人们常说的“病毒疣”是什么

下一篇:心脑血管病